远山淡影
作者: [英] 石黑一雄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A Pale View of Hills
译者: 张晓意
出版年: 2011-5
页数: 249
定价: 27.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石黑一雄作品
ISBN: 9787532753451
豆瓣评分8.2
听说远山淡影说石黑的处女作,之前他想做音乐的。
结果他的才能体现在了写作上。
出版的几本书都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和赞赏。
第一本书的故事发生在长崎。虽然石黑一雄说这并不是他刻意。
但总有种宿命的感觉。这个地方的故事,这个土地上的人,只有石黑能写出鲜活的现实的他们。
作为处女作,这本很易读。并没有艰难的情节。
只是云淡风轻的字里行间,有种淡淡的忧伤。
仿佛一朵阴云,垂在头顶上。
有时候,你会对日本这个战败国家产生巨大的好奇,那么多文化冲击、战争坎坷、经济泡沫,整个社会的心态会是怎么样的呢?
至少石黑一雄在这些故事里隐约给了某种答案。
如果说这个故事里,哪里开始让人觉得诡异,是从“我”的回忆里,佐知子的女儿万里子。
万里子面对“我”时,惊慌的提问,“我”突然转变的视角,从第三者变成主观对话。
这时候,作为读者,隐约觉得有点不对劲,你开始怀疑,一开始出现的母女,她们的关系,她们的过往,这段回忆的可信度,你开始想这是不是“记忆的错觉”,这是不是一场人对自身记忆的美化?
这当然是石黑一雄的文学处理,用“他人的故事与形象”来叙述自己无法直面的过往。
虽然抛出一些疑点,但后续故事里,石黑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任由故事与记忆相互、错乱、误解。
故事最后一句
“到门口时,妮基回头看了一眼,发生为还站在门口,似乎有点吃惊,我笑了笑,朝她挥挥手。”
唉~
对了,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个你会觉得不对劲的地方,就是”我“过去的公公绪方先生。
”我“对绪方先生格外感恩敬重,身为丈夫的二郎却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与敷衍。
在朋友一篇批评文章之后,绪方先生格外在意,二郎却不愿意当回事,在这个事件上的分歧与暗地对峙里,隐约察觉到了这对父子的关系似乎有着观念的鸿沟。
隐约体现了外在世界的不同了,两代人的观念也天差地别了。
对了,回翻的时候,还有一幕
秋千上的小女孩,”我“看到了,妮基却没看到。
非常隐晦的隐喻。
译后记:
作为一个作家,我更关心的是人们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
而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
他希望人们更多地把他的小说看成隐喻和象征,选择故事发生在这里,还不是那里更多的是技巧上的需要,而不是内容上的需要。
他通常上故事主题已经成形在胸了,最后才为故事寻找合适的地点。
本书的中心还是探讨内疚和自欺的。
内容简介 · · · · · ·
《远山淡影》是石黑一雄技惊文坛的处女作,一部问世30年仍在不断重印的名著。其“感伤与反讽”的融合、平衡令人犹记。这是一段迷雾重重、亦真亦幻的回忆。战后长崎,一对饱受磨难的母女渴望安定与新生,却始终走不出战乱的阴影与心魔。剧终,忆者剥去伪装,悲情满篇。
浮世画家
作者: [英] 石黑一雄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
译者: 马爱农
出版年: 2011-5-1
页数: 258
定价: 2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石黑一雄作品
ISBN: 9787532754373
豆瓣评分7.7
内容简介 · · · · · ·
《浮世画家》是作家石黑一雄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获Whitbread奖并进入布克奖短名单。 《浮世画家》同样以主人公的回忆为基调,以非凡的小说技巧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回忆与思考,写作笔法含蓄委婉,耐人寻味。主人公曾是位显赫一时的浮世绘画家,随着二战日本的战败,他才恍若大梦初醒:原来整个日本民族的过去竟是在为一种荒诞虚幻的理想献身,他的艺术理想也真如其名称一样毫无根基,虚浮于世。
目录 · · · · · ·
一九四八年十月
一九四九年四月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
一九五〇年六月
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
作者: [英] 石黑一雄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
原作名: Nocturnes: Five Stories of Music and Nightfall
译者: 张晓意
出版年: 2011-4
页数: 246
定价: 27.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石黑一雄作品
ISBN: 9787532752782
豆瓣评分7.9
2011年3月第1版 2017年10月第2次
献给德博拉·罗杰斯
第一篇伤心情歌手,如果不是之前听说一个解说,我大概没能第一眼看出来这对夫妻的别扭的点在哪里。当然,知道后也很诧异。居然只是为了翻红就得离婚。他们还愿意彼此成全。他们有着美好的回忆,他们仍有爱意。却那么坚定的要分开,为了世俗的偏见,为了所谓的功成名就,也许还有那个经纪人的怂恿。
觉得可怜、可叹、可气。
威尼斯浪漫的水路与刚朵拉,也没有那么有趣了。
第二篇 不论天晴或下雨,我开始还以为是个悬疑片,会有反转,否则很难解释开始的那些荒谬。
有点神经兮兮的夫妻。
有点像最后一篇故事的后续,喜爱音乐的妻子,物质的丈夫,无法沟通的精神世界。
被叫来做对比的“我”,讽刺又闹剧
最后,埃米莉与雷在狼藉的家里,在音乐中共舞。
舞曲之后,他们又将面对那些现实。
经济状况很好的丈夫,不爱音乐。
爱音乐却又穷困的朋友。
埃米莉的选择,也是这本书里大多数人的选择。
悲伤却又现实又讽刺。
第三篇莫尔文山
开局: “春天,我在伦敦度过”
简洁又兴味的开场。
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故事。
看似平淡。
“我”遇到的那对夫妻,蒂洛、索尼娅,是否是对主角来说,一场命运的暗示?
谁也不知道。虽然结尾里,“我”继续写歌了)
蒂洛看似乐观,描述了他们夫妻过去的演绎经历,甚至还到了儿子的城市,儿子避而不见的事,真的很心酸,但他好像没有感觉到悲伤(或者是刻意忽略)。
我作为一个也难得联系家人的在外的孩子,这时也很难过。
妻子已经对这种生活厌烦了。所以显得很刻薄。
虽然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去了莫尔文旅馆,出来的时候好像很满意,是因为住宿价格便宜。
P131生活总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第四篇 小夜曲
开头“两天前,琳迪·加德纳还住在我的隔壁。”
如果你记得这个名字,就会想起她是第一篇故事的妻子。
那时候加德纳先生衷心的希望她以后还是能找到好人家。
一个有才华,但好像丑陋的萨克斯手 史蒂夫。
他的前妻海伦,到底是不是为了让他去整容,为了他的事业假装离开他?这件事在结局时并没有答案。
琳迪给他偷了音乐奖杯,鳄鱼
还把它塞到了火鸡肚子里。可爱的要命,还有着自己的见解:
“像你这样的人问题就在于,就因为上天赋予你们特殊的才华,你们就觉得自己应该应有尽有,你们比我们优秀,你们每次就应该排在前面。你们没有看到还有很多其他人不如你们幸运,可是他们努力赢得社会的认可。。”
我。。不知道他们最终在一起了吗。
第五篇 大提琴手
P235 万对自己说我太忙了,没有时间学法语,没时间学乐器,没时间读战争与和平
所以,一切无事发生。
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天才,却最终普通,却又不甘心的故事?
这也是石黑一雄个人特色的一本书。
关于音乐的故事,听说他本身想做乐手。也正是这个背景与经历,才成就这本书里一个又一个音乐与黄昏的故事。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作者的第一部短篇集,全书以音乐为线索,由五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故事的主要人物都同音乐情牵相关:郁郁不得志的餐厅乐手,风光不再的过气歌星,孤芳自赏的大提琴手,为求成功被迫整容的萨克斯手等等,多是对音乐一往情深,对生活却满腹牢骚。情节或荒诞不经,或令人唏嘘,借音乐人生这个主题,表现了作者一贯的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反思: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命运的嘲弄,才华的折磨,以及庞大社会机器控制下被压抑的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大量出现的音乐家、歌手、歌名,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令人仿若置身于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当红歌手和经典曲目之中;而音乐,恰是作者年轻时曾经涉足,并浸淫于其中,乃至立志从事的。
目录 · · · · · ·
伤心情歌手
不论下雨或晴天
莫尔文山
小夜曲
大提琴手
浮世音乐家——代译后记
被掩埋的巨人
[4]作者: [英] 石黑一雄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Buried Giant
译者: 周小进
出版年: 2016-1-1
页数: 336
定价: 3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石黑一雄作品
ISBN: 9787532770243
豆瓣评分7.8
内容简介 · · · · · ·
公元六世纪的英格兰,本土不列颠人与撒克逊入侵者之间的战争似乎已走到了终点——和平降临了这片土地,两个族群比邻而居,相安无事地共同生活了数十年。但与此同时,一片奇怪的“遗忘之雾”充盈着英格兰的山谷,吞噬着村民们的记忆,使他们的生活好似一场毫无意义的白日梦。一对年迈的不列颠夫妇想要赶在记忆完全丧失前找到此刻依稀停留在脑海中的儿子,于是匆匆踏上了一段艰辛的旅程。他们渴望让迷雾散去,渴望重拾两人相伴一生的恩爱回忆——但这片静谧的雾霭掩盖的却是一个黑暗血腥的过去,那是一个在数十年前被不列颠人的亚瑟王用违背理想的手段掩埋的巨人。一个神秘的撒克逊武士肩负使命来到这片看似平和的山谷,他那谦逊的外表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秘而不宣的动机?他的使命带给这个国度将是宽恕的橄榄枝还是复仇的剑与火?而亚瑟王最后的骑士高文则决心用生命守护国王的遗产,因为守护它就就意味着守护最后的和平。记忆与宽恕,复仇与和平,四人的命运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了一处,而结局只有一个。
长日将尽
作者: [英] 石黑一雄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Remains of the Day
译者: 冯涛
出版年: 2018-5
页数: 337
定价: 48
装帧: 精装
丛书: 石黑一雄作品
ISBN: 9787532777532
豆瓣评分8.9
内容简介 · · · · · ·
★2017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代表作、布克奖获奖小说
★长日将尽,一曲帝国衰落的挽歌,一场擦肩而过的爱情
★同名电影(又译《告别有情天》)获多项奥斯卡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
英国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实力女星爱玛•汤普森主演
《长日将尽》是诺奖得主石黑一雄1989年获布克奖的作品,也是石黑一雄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说以管家史蒂文斯的回忆展开,讲述了自己为达林顿勋爵服务的三十余年时光里的种种经历;虽然达到了职业巅峰,但史蒂文斯过于冷酷地压抑自我情感,追求完美履行职责,而在父亲临终前错过最后一面,之后又与爱情擦肩而过。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将一个人的生命旅程在读者眼前抽丝剥茧,同时也折射出一战与二战之间那段非常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1993年根据小说翻拍的同名电影(又名《告别有情天》)由英国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和艾玛•汤普森主演,获得八项奥斯卡奖提名和六项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成为影史经典。
目录 · · · · · ·
引子:一九五六年七月 达林顿府
第一天——傍晚 索尔兹伯里
第二天——上午 索尔兹伯里
第二天——傍晚 莫蒂默池塘,多塞特郡
第三天——上午 汤顿市,萨默塞特郡
第三天——傍晚 莫斯科姆村,近塔维斯托克,德文郡
第四天——下午 小康普顿,康沃尔郡
第六天——傍晚 韦茅斯
为无可慰藉之人提供慰藉 《长日将尽》译后记
克拉拉与太阳
作者: [英] 石黑一雄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Klara and the Sun
译者: 宋佥
出版年: 2021-3
页数: 392
定价: 6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石黑一雄作品
ISBN: 9787532786831
豆瓣8.2
内容简介 · · · · · ·
“太阳总有办法照到我们,不管我们在哪里。”
~
克拉拉是一个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AF),具有极高的观察、推理与共情能力。她坐在商店展示橱窗里,注视着街头路人以及前来浏览橱窗的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她始终期待着很快就会有人挑中她,不过,当这种永久改变境遇的可能性出现时,克拉拉却被提醒不要过分相信人类的诺言。
在《克拉拉与太阳》这部作品中,石黑一雄通过一位令人难忘的叙述者的视角,观察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探索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爱?
~
“你相信有‘人心’这回事吗?
我不仅仅是指那个器官,当然喽。
我说的是这个词的文学意义。
人心。你相信有这样东西吗?
某种让我们每个人成为独特个体的东西?”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