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员」伪装成独白的爱情

温书
2022-12-19 / 0 评论 / 113 阅读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jpg

作者: [匈] 马洛伊·山多尔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郭晓晶
出版年: 2015-10
页数: 556
定价: 4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马洛伊·山多尔作品
ISBN: 9787544756815
豆瓣8.6


——真爱已死

但别的什么,似乎也死了。

曾经存在过的一个精神文明的世界,

但在逐渐坍塌的世界里消亡了。

已经无人可以用文字去描述那个存在了。

什么都死了。

再无人 懂得真爱,懂得书籍与文字,懂得某个坚守的昨日世界。


以下写于2022.5.30 20:15
五一假期,在《人生拼图版》和《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这两本里,因为开头很吸引人读下去,于是决定看了这本。

开头很有故事性。
1941年写的《真爱》,四十年后,他续写了《尤迪特。。。。和尾声》
一部“令人惊艳的多视角多声道的独白小说”。

不知道四十年后续写一个故事,是什么心情?
希望以后有机会找找有没有作者访谈什么的。

结局里有一句:
他下了车,消失了,就像一只水泥箱沉到水里,再也不会被人找到。

看完这里的时候,我写下便签
“莫名悲伤,仿佛真的是有个什么时代逝去了”

四十年,人生的经历和心态应该也是极大变迁,如何重新说起那个故事?如何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语气再做一次独白?
我真的要好奇死了。

以为是关于真爱的故事,其实是关于孤独的故事。
阶层之间,鸿沟之大。
不知道在这个故事里该同情哪个主角。
但抛开爱情之外,男主这个关于“市民阶层”的坚守也颇为瞩目。
不知道是不是像我们这个时代的“精英阶层”,秉承着阶层里的风度、成功、眼界、社交圈等等。却在这个组织的内部小心腐烂,走向虚无。
我不知道。那是别的圈层的事。
甚至,这种市民阶层,已经在某些时代洪流中消逝了。
男主和拉扎尔,市民阶层的叙述是否源自作者本身贵族家庭?
“他”对那个阶级里某些习惯的坚守,是不是有点像古代的士大夫?
随着大众文化、平民文化的兴起,那个阶层的文化被唾弃被消解。
“他”消失于贫民窟,就像在历史的洪流里,一定有些什么美好的无法被其他阶层理解的“坚守”消失掉了。
想来无从找回了。
还有那些爱而不得的“真爱”下,人始终孤独,无法相互靠近。


ps:有趣的是,2022年底的几天,在喜马拉雅听到一个有声读物,读了这本书。
配音演员的演绎相当哀怨和戏剧,声情并茂。
听来有些别扭。那跟我的理解不一样。
在本书苍白的底色下,我始终以为这些独白是平静克制娓娓道来的。
我不能分辨是我的理解不到的问题,还是配音演员们理解过度的问题。


第一部分《真爱》

四十年后的1980年,

流亡近三十年的马洛伊决定续写这段爱情故事。

第二部分 《尤迪特……和尾声》

开头就很有故事性,很容易读下去。

一部“令人惊艳的多视角多声道的独白小说”

以为是关于探讨 真爱的故事,其实是关于孤独。

以为是关于孤独,后来是关于一种精神的逝去。

——在这个伟大的国家里,有娱乐,但人与人之间缺少发自内心的快乐,

我联想到,快乐在欧洲也开始慢慢消失。P503

内容简介 · · · · · ·

  • 爱情不堪直视,孤独才是唯一真相
  • 关于爱的危险、狡黠、颓丧和悲凉,写给真正的精神贵族
  • 马洛伊•山多尔用一生写就的挚爱之作

前妻坐在街角的甜品店,悄悄看着丈夫为第二任妻子打包橘皮蜜饯。

咖啡店里,出身优越的丈夫回忆起第二任妻子在床上偷偷观察自己时那半迎合半嘲讽的眼神。他视她为真爱,可眼神浇灭了一切火焰。

曾是夫家女佣的第二任妻子与情人彻夜长谈。丈夫家满橱的袜子、领带和整墙的书曾让她觉得自己的 双手格外肮脏,而丈夫身上万年不变的甘草味令她感到恶心。

多年后,情人在美国的小酒吧里偶遇逃亡的丈夫,目送他消失在贫民窟。

关于《伪装成独白的爱情》……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是马洛伊•山多尔最偏爱的作品。在书中,马洛伊以四位当事人的独白,回忆了两段失败的姻缘,道出这位精神骑士对于爱情的期盼和彻悟,追忆了欧洲最后一代贵族的文化追求与品格坚守。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匈牙利语原本是两本书。1941年,马洛伊写了《真爱》,一对已经分开的上中产阶级夫妇站在各自立场讲述彼此失败的婚姻。伪装成独白的不止是爱情,还有罗生门般难解的人生真相。四十年后的1980年,流亡近三十年的马洛伊决定续写这段爱情故事。《尤迪特……和尾声》以一对情人独白的形式,从截然不同的阶级立场,将四十年前的故事延续到了当下,延伸到了美国,为逝去的时代和被战争和革命消灭了的“市民文化”唱了挽歌。作者在书里留下了自己的影子——站在被炸毁的公寓废墟中央,站在几万卷被炸成纸浆了的书籍中央,直面文化的毁灭。这是马洛伊一生唯一续写的小说,可见他对这部书情有独钟。作者去世后,《真爱》和《尤迪特……和尾声》被合订在一起出版,就是《伪装成独白的爱情》。

“假如,有过一位作家,其生活方式、世界观、道德及信仰本身等所有的一切就代表着文学,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马洛伊•山多尔。在他的文字里,可以找到生命的意义;在他的语言中,可以窥见个体与群体的有机秩序,体现了整个民族的全部努力和面貌。”

——匈牙利文学评论家普莫卡奇•贝拉

二十世纪的文学……收到了一位新的大师死后赠与的礼物。他会跟奥地利作家罗斯(Joseph Roth)、茨威格(Stephen Zweig)和穆齐尔(Robert Musil)齐名,甚至与受到膜拜的伟大作家,托马斯‧曼与卡夫卡,属于同一等级。他就是马洛伊。

——德国《时代周报》


作者简介 · · · · · ·
马洛伊·山多尔其人——

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的贵族家庭,然而一生困顿颠沛,流亡四十一年,客死异乡。他是二十世纪匈牙利文坛巨匠,一生笔耕不辍,著有五十六部作品,死后被追赠匈牙利文学最高荣誉“科舒特奖”。他亦是二十世纪历史的记录者、省思者和孤独的斗士。他的一生追求自由、公义,坚持独立、高尚的精神人格。

他质朴的文字蕴藏着千军万马,情感磅礴而表达节制。他写婚姻与家庭的关系,友情与爱情的辩证,阶级和文化的攻守,冷静的叙述下暗流汹涌。德国文学批评界说他与茨威格齐名,另有批评家将他与托马斯•曼,穆齐尔,卡夫卡并列。因为他,二十世纪文坛大师被重新排序。

他是马洛伊·山多尔!

目录 · · · · · ·
真爱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尤迪特……和尾声
尤迪特
尾声
后记

0

评论 (0)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