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白先勇,Hsien-Yung Pai 台湾当代著名作家,昆曲制作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白先勇7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结核,不能就学。1956年在建国中学毕业,1965年,取得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后,白先勇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从此在那里定居。他在1994年退休。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
每本书之后都有很精彩的很深刻的专业的书评。
珠玉在前,所以就很难写书评了。
一如既往的,词穷。
看台北人的时候,想起赖声川戏剧里的人,那些身在台北,心系大陆,心心念念要回到家乡,甚至个别人还会放话说打回去,死了也要埋在老家,可惜终身未回的人。
那真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和环境。
不能复制的历史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难。
台北人里有一篇夜谈,看的真心酸。
很多话未直白表达,欲言又止,却无限惆怅。
孽子的前半段看得有点压抑,结局里有着看似好像还不错的圆满。
相信这本书在大陆出版应该也会做了删减。
说到这里,白先勇本人也是同志,也不被做将军的父亲接受。
纽约客里又是会让我想起年轻时候看的《面子》之类的电影。
那个时代里的人,身上有某种气质与精神,总是很难复制。
我不知道,不知道它跟马洛伊笔下的那种市民阶层精神,是不是有某种殊途同归的神似。
在十三邀里,采访白先勇那期,许知远满怀遗憾,可惜白先勇不再创作了,精力都放在了推广昆曲、红楼梦上。
在许知远看来这简直暴殄天物。
我无法评价,虽然我也觉得很是惋惜,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写不出那种有灵气的东西。
但是又觉得老人家有自己的人生和兴趣,不应强求。
还是珍惜白先勇现有的为数不多的作品吧。
孽子
作者: 白先勇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出版年: 2014-11
页数: 472
定价: 6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理想国·白先勇作品
ISBN: 9787549554522
内容简介 · · · · · ·
《孽子》是白先勇描绘同性恋者世界的一部长篇小说。
书中的“孽子”是一些脆弱的孩子,被遗弃在街头、被逐出家门、屡次从家中逃跑或是未被了解,他们聚集在半明半暗的隐秘处,沉湎于为钱而做的爱,屈服于为他们短暂命运设置信标的长者。而最终,他们毕竟还是要在彼此宿命的运数中那种粗暴的、剧烈的温柔里相互取暖。听到一则这隐秘王国的传说,他们都会目瞪口呆;这些孩子虽堕落和违反常情,但却又感情丰富且乐于牺牲;前辈的故事在他们身上往往会起一种集体身份认同的作用。这些失落而颈上未戴项圈的孩子,他们因一些从他们的失势中硬拉出来的不可思议的事而存活着。书中的“郭老”,一位性爱市场的享乐者,就在每一位“新人”来到时为他留住影像,他的“青春鸟集”是一本永恒的相簿,留存了在危险之中却又被神化的青春少年。
——尹玲《研悲情为金粉的歌剧:白先勇小说在欧洲》
作者简介 · · · · · ·
白先勇,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1937年生,广西桂林人,名将白崇禧之子。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学创作硕士。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树犹如此》、《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舞台剧剧本《游园惊梦》,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重新整理明代汤显祖戏曲《牡丹亭》、高濂《玉簪记》,并撰有父亲白崇禧传记《白崇禧将军身影集》。2004年之后大力投入昆曲经典《牡丹亭》的制作演出,青春版《牡丹亭》目前已演出超200场,在华人世界造成极大轰动,启动了台海两岸昆曲复兴的契机。
目录 · · · · · ·
【总序】牡丹因缘:我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白先勇
第一部 放逐
第二部 在我们的王国里
第三部 安乐乡
第四部 那些青春鸟的行旅
【附录】
研悲情为金粉的歌剧:白先勇小说在欧洲 / 尹玲
纽约客
作者: 白先勇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出版年: 2014-12
页数: 208
定价: 39.00
装帧: 精装
丛书: 理想国·白先勇作品
ISBN: 9787549559879
豆瓣评分
8.9
4432人评价
5星54.6%
4星39.0%
3星6.0%
2星0.3%
1星0.1%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纽约曼哈顿像棋盘街似的街道,最有意思的是,每条街道个性分明,文化各殊,跨一条街,有时连居民的人种也变掉了,倏地由白转黑,由黄转棕。纽约是一个道道地地的移民大都会,全世界各色人等都汇聚于此,羼杂在这个人种大熔炉内,很容易便消失了自我,因为纽约是一个无限大、无限深,是一个太上无情的大千世界,个人的悲欢离合,飘浮其中,如沧海一粟,翻转便被淹没了。
六三、六四那两年夏天,我心中搜集了许多幅纽约风情画,这些画片又慢慢转成了一系列的“纽约故事”……六五年的一个春天,我在爱荷华河畔公园里一张桌子上,开始撰写《谪仙记》,其时春意乍暖,爱荷华河中的冰块消融,凘凘而下,枝头芽叶初露新绿,万物欣欣复苏之际,而我写的却是一则女主角飘流到威尼斯投水自尽的悲怆故事。当时我把这篇小说定为“纽约客”系列的首篇,并引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作为题跋,大概我觉得李彤最后的孤绝之感,有“天地之悠悠”那样深远吧。……可是悠悠忽忽已跨过了一个世纪,“纽约”在我心中渐渐退隐成一个遥远的“魔都”,城门大敞,还在无条件接纳一些络绎不绝的飘荡灵魂。
——白先勇
作者简介 · · · · · ·
白先勇,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1937年生,广西桂林人,名将白崇禧之子。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学创作硕士。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树犹如此》、《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舞台剧剧本《游园惊梦》,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重新整理明代汤显祖戏曲《牡丹亭》、高濂《玉簪记》,并撰有父亲白崇禧传记《白崇禧将军身影集》。2004年之后大力投入昆曲经典《牡丹亭》的制作演出,青春版《牡丹亭》目前已演出超200场,在华人世界造成极大轰动,启动了台海两岸昆曲复兴的契机。
目录 · · · · · ·
【总序】牡丹因缘:我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白先勇
谪仙记
谪仙怨
夜 曲
骨 灰
Danny Boy
Tea for Two
后 记
【附录】
从国族立场到世界主义 / 刘俊
对时代及文化的控诉:论白先勇新作《骨灰》/ 胡菊人
跨越与救赎:论白先勇的Danny Boy / 刘俊
白先勇年表
台北人
作者: 白先勇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出版年: 2015-1
页数: 320
定价: 4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理想国·白先勇作品
ISBN: 9787549559886
豆瓣评分
9.1
17421人评价
5星63.1%
4星31.3%
3星5.3%
2星0.3%
1星0.1%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深具复杂性的作品。此书由十四个短篇小说构成,写作技巧各篇不同,长短也相异,每篇都能独立存在,而称得上是一流的短篇小说。但这十四篇聚合在一起,串联成一体,则效果遽然增加:不但小说之幅面变广,使我们看到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欧阳子《白先勇的小说世界》
“一个作家,一辈子写了许多书,其实也只在重复自己的两三句话,如果能以各种角度,不同的技巧,把这两三句话说好,那就没白写了。
《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白先勇
作者简介 · · · · · ·
白先勇,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1937年生,广西桂林人,名将白崇禧之子。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学创作硕士。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树犹如此》、《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舞台剧剧本《游园惊梦》,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重新整理明代汤显祖戏曲《牡丹亭》、高濂《玉簪记》,并撰有父亲白崇禧传记《白崇禧将军身影集》。2004年之后大力投入昆曲经典《牡丹亭》的制作演出,青春版《牡丹亭》目前已演出超200场,在华人世界造成极大轰动,启动了台海两岸昆曲复兴的契机。
目录 · · · · · ·
【总序】牡丹因缘:我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白先勇
永远的尹雪艳
一把青
岁除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
思旧赋
梁父吟
孤恋花
花桥荣记
秋思
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
游园惊梦
冬夜
国葬
【附录】
白先勇的小说世界:《台北人》之主题探讨 / 欧阳子
世纪性的文化乡愁:《台北人》出版二十年重新评价 / 余秋雨
世界性的口语:《台北人》英译本编者序 / 乔志高撰,黄碧端译
翻译苦、翻译乐:《台北人》中英对照本的来龙去脉 / 白先勇
评论 (0)